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痈疽

痈疽

①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》。疮面浅而大者为痈,疮面深而恶者为疽。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,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。《灵枢·玉版》:“阴气不足阳气有余,营气不行,乃发为痈疽。”②形容疮疡之大者。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肿一寸至二寸疖也;二寸至五寸痈也;五寸至一尺痈疽也。③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专论痈疽,故名。篇内首先讨论痈疽的病因、病机。其次,分别叙述十八种痈疽的发病部位、形状、预后及治疗方法。最后,阐述痈和疽在发病的机制、形状及预后等方面的区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春农

    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
  • 本草简明图说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高砚五编,刊于1887年。砚五先世高锦龙,尝以《本草纲目》绘图屡经翻刻,已失其真,乃撰《本草图经》一书,逐种考订。书成后,旋毁于战火,仅余草部百十种药物。作者以此为基础,再加编绘而成此

  • 泻白-物汤

    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黄芩泻白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白陷鱼鳞

    眼科病证。指黑睛之白翳形如鱼鳞者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白陷鱼鳞者,肝肺二经积热,充壅攻上,致黑睛遂生白翳,如鱼鳞铺砌之状,或入(应为“如”)枣花,中有白陷,发歇不时,或发或聚,疼痛泪出。”即花翳白陷。详该

  • 银线盆

    见《峨眉山药用植物》。为斑叶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熟花

    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国医百家

    丛书名。裘庆元辑。刊于1918~1921年。裘氏原拟辑医学著作约百种,而实际现存只有七种。计《薛案辨疏》、《叶氏伏气解》、《胎产指南》、《重订幼科金鉴评》、《雪雅堂医案》、《简明眼科学》、《琉球百问》

  • 调和法

    即《针灸大成》所称的平补平泻。见该条。

  • 五色黄

   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脾热引起身黄。若脾更移热于它脏,则于身面、眼目、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。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,面色黄,脉亦青;如脾移热于心,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,眼赤

  • 咽闭

    病证名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三:“感寒咽闭不能咽。”即喉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