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为人参之别名,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包括咽喉各部所发之痈疡。因其发生之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。如:发于喉关者名喉关痈;发于喉关里部者名里喉痈;发于喉之两旁者名夹喉痈;发于口腔上腭部者名上腭痈;发于颌下者名颌下痈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僧人,亦称释智斌。撰《解寒食散方》2卷,已佚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人参商品之一种,详人参条。
疏解表邪,同解表法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体庵。江苏高邮人。二十岁始闭户十年研读医书,遂精其术,尤善脉诊,治商多奇中,有“江北名医”之称。如州人王曰潘患寒疾,昏不知人,家人已准备后事。适班过,诊视之,以药灌入口中得活,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方。吴茱萸(汤洗数次)五两,人参三两。为末,每服四大钱,加生姜五片,大枣三枚,水煎去滓,不拘时服。治气呕胸满,不纳食,呕吐涎沫,头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