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多由肝肾亏损,阴血不足,发失濡养而成。其证为青少年或中年即见头发呈散在性花白,甚至全白。治宜滋补肝肾,益气养血。内服首乌延寿丹;亦可用何首乌一味,泡茶常饮;或桑椹糖浆
即湿遏热伏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王世雄《潜斋医学丛书简效方》。指外阴溃烂。用煅牡蛎、飞滑石、煅蚌蛤、人中白、煅龙骨、冰片,共研末局部上药。参见阴蚀条。
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故治病者,必明六化分治。”
指湿气过甚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“湿淫于内,治以苦热。”参见湿气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釜脐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删注脉诀规正条。
指胆。见《千金要方·胆府脉证第一》。即中精之腑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阳气虚衰、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。《古今医鉴》卷四:“冷喘则遇寒而发。”可用止喘丸等方。参见寒喘等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