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心悸、怔忡。详心悸、怔忡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常山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取黄连捣碎,用水浸泡出汁,时时滴儿口中,婴儿初生,体内蕴有胎热,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。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病证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睾丸肿大的病证。
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宜,适宜。指根据与五脏相通应的六气的病机特点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审察病机,无失气宜,此之谓也。”
人体部位名。古人解、骱通用。同节骱,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即关节,详该条。
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心胀者,烦心,短气,卧不安。”《医醇賸义·胀》:“心本纯阳,寒邪来犯,阴阳相战,故烦满短气而卧不安也,治之之法,但须发其神明,推荡邪气,使浮云不能蔽日,自然离照当空,太阳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