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“阳明”的涵义及其阳气旺盛的特点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阳明何谓也?岐伯曰:两阳合明也。”“两阳”指太阳、少阳,太阳与少阳相合,阳气明盛,故称为阳明。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:“有少阳之阳,有太阳之阳,
见《疫喉浅论》。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,见竹茹石膏汤条。
书名。清·虞庠辑,王庭俊增注。3卷。刊于1867年。本书节录《类经》原文,并增以简要注释。因系节录,内容不够完备,虞氏注文亦较简略。
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条。
雾露轻清之邪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病脉证并治》:“清邪居上,浊邪居下。”
指六腑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府。”
《素问》注本。明·丁瓒撰。12卷。成书于1529年。此书以滑寿《读素问钞》为基础,又撷取前人之注,重为补正而成。其中引用唐·王冰注文尤多。全书共分十二门类,各类一依滑氏《读素问钞》旧例。书后并附有“五
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。
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锁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