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灸火疮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固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即三痼。详该条。

  • 苍子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苍耳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三阳五会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百会,见该条。

  • 茅草根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白茅根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牵僻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亡名氏《眼科易知》。即风牵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干蟾皮

    见《药籢启秘》。为蟾蜍皮之处方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陈仕贤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邦宪。福建福清人。进士出身,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。与通州(四川)医官孙宇合编有《经验良方》一书。

  • 心动悸

    证名。指患者不仅自觉心悸,或可察见心前搏动,“其动应衣”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,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”《伤寒溯源集》卷二:“因气血虚衰,心神摇动,气馁而惕惕然悸动也。此为阴阳

  • 黑根舌

    即红尖黑根舌,舌的前半部红色无苔,舌根有燥黑苔。为热在下焦之候,大便秘结者,宜通下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吕建勋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震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