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溻渍法

溻渍法

常用外治法之一。出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即以药煎汤,乘热湿敷、淋洗、浴渍或熏洗患部,以达治疗目的的之法。具有疏通腠理,调和血脉,祛邪消毒的作用。外科疮疡及骨伤多用之。如治疮疡初肿未溃的葱归溻肿汤;治诸疮已溃流脓的猪蹄汤;用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药组成的熏洗药治疗骨伤停瘀;用祛风除湿、温通活络药治疗痹证等。类似现代的水疗法,属物理疗法之一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案抏

    即案机。抏,音义同玩。出《史记:扁鹊仓公列传》。清·张文虎《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》:“案抏:《索隐》、宋本、中统、游、凌、毛并作‘杌’;王、柯伪‘杭’;凌引一本作‘亢’。《考异》云:《索隐》音玩,

  • 上角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角属木音,故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。

  • 肚带

    出杨子建《十产论》。即脐带。详该条。

  • 罐罐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一仁

    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新安县人。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,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,主编《上海中医杂志》多年。著有《中国医药问题》等书。

  • 便

    ①适宜。问诊了解病人起居、饮食情况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临病人问所便。”②指大便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中气不足,溲便为之变。”

  • 草龙珠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葡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前板牙

    即门牙。详该条。

  • 桐子树叶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油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牛鼻漏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漏与曲尺痔相似,形状如牛之鼻孔。”故名。参见曲尺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