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
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即月阙疮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柯逢时撰。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病证名。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。多由津液受伤,肺肾阴虚所致。治法详久喑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半夏三钱,黄芩、天门冬、麦门冬各二钱,五味子、杏仁各一钱,甘草五分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因伤于暑热而致的热嗽,症见口燥,声嘶,烦热引饮,或吐涎沫,甚至咯血,脉数者。
开窍法之一。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。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。如中风闭证,喉间痰涎壅塞,不能言语,但不遗尿,脉象滑实有力者。用稀涎散。
病名。见《辨证录消渴门》。因胃火炽盛,津液干涸所致。主要症候为嘈杂易饥,大渴恣饮,饮一溲二。治宜滋阴泻火。用闭关止渴汤、止消汤等方。参见消渴、中消等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