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注《太上黄庭外景经》,3卷。
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四:“边鳅喉,形似鳅鱼,红肿一条,自腮边肿自喉中,头大尾小。头在上,名上水边鳅,头在下为下水边鳅,皆俗名也。”症见恶寒发热,头痛身疼。喉痛异常。治宜疏风清热解毒。先以人参败毒饮发表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其症入房甚久,泄精之时,女方胞宫有热灼感,多影响生育。治宜补益肾水,不宜泻火。用平火散、镇阳丸等方。
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,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(《幼幼集成》)。多因乳食伤脾,脾不散精,湿热内蕴,清浊相干,下注膀胱所致;亦有因肺脾气虚而产生的。脾伤湿蕴者,治宜健脾分利,用胃苓丸;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十大功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即丹痧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。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血漏。见血漏条。
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