涎液不收
即流涎。详该条。
即流涎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5卷。何舒撰于1948年。本书系在邹澍《本经疏证》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总括,摘取其精要并加以发挥而编成。共收药物223种,每种又分经文便读、气味功能、特效、用药举例、维摩法语以及古方示范、宜忌、比较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生地黄一钱,当归(酒洗)、地榆各八分,栀子、黄芩、黄柏各七分,白芍药、黄连、阿胶、侧柏叶各六分,川芎、槐角各五分。水煎服。治肠风便血。
病名。指类中风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内伤中风论……以其不因外感,故曰内伤,以其症类中风症,故亦曰中风,古人名类中风,即此症也。”参见类中风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医学纲目》卷三十五。即缩儿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神农条。
管,与脘通。任脉的上脘、中脘、下脘三穴合称三管。《脉经》:“关脉细,脾胃虚,腹满,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、白薇圆,针灸三管。”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橡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天香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足上廉二穴,一名上巨虚。”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