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弄舌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邪在皮肤表层的痹证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毛刺者,刺浮痹于皮肤也。”
【介绍】:见赵学敏条。
指中药材加入酒中浸泡,作酒饮用的一种剂型。详酒剂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幼科铁镜》。操作方法有二种:①在儿掌心滴冷水,旋推旋吹冷气,如运八卦相似(见《幼科铁镜》卷一)。②左手大指屈几中指,用冷水滴在劳宫,用右手扇几下,再滴冷水于总经,以冷气吹之,又用中指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五脏偏热而引起热证的合称。分心热、肝热、脾热、肺热、肾热。详见各条。
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魂,指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,为肝所藏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随神往来者谓之魂。”“肝藏血,血舍魂。”若肝不藏血,肝血不足,就可出现梦游、梦语或幻视幻觉等所谓魂不附体的病证。
病名。指下痢滑脱不禁,甚者兼见脱肛。见《局方发挥》。有血虚、气虚之分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滑痢,……血分,四物汤加参、术、地榆、樗白皮;气分,真人养脏汤、大断下丸、灵砂苍榆汤。”参见虚痢、虚滑痢、久痢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三十七卷。肺气通于鼻主于涕,若肺脏有热,则津液干燥,所以鼻干无涕。如口干烦躁,夜卧不安者,宜木通散(木通、麦门冬、升麻、知母、犀角、甘草、杏仁、栀子仁)。
病名。生长在皮肤上的赘瘤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由于肝失血荣,以致筋气外发而生。本病初起如赤豆大,质硬,时久表面微呈枯槁,逐渐碎裂,蓬松如刺,形如花蕊。多发于手、足、头皮、胸乳等处。治疗:根蒂细小者,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