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4卷。清·钱秀昌撰。刊于1818年。本书系在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基础上参以作者的临床经验编成。卷1为人体要穴、正骨器械、骨度及脉诀;卷2为治伤三十六则,治疗金疮的理论与身体各部伤科疾病;卷
针灸仪器名。通过测定皮肤电阻观察脏腑经络功能变化和穴位位置的仪器。种类很多,但其主要组成部分均由电源、电流计(微安表)、控制电量的可变电阻和接触人体的两个电极等组成。测定脏腑经络功能时,主要是通过原穴
见医学粹精条。
出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落花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女子阴道前庭与会阴之间的部分。《身经通考·身经问答》:“下极之前,男为阴廷,女为窈漏。”
①经穴名。代号KI2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上门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,旁开0.5寸处。一说:挟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”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,并有腹
推拿的古称。出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。“按”与“蹻”是推拿中的两种手法。唐·王冰注:“按,谓抑按皮肉;蹻,谓捷举手足。”意指按压和活动肢体的手法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明·吴昆注:“按,手按也;蹻,足踹也
1卷。清·汪昂撰。刊于1694年。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,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。分为补益、发表、攻里、涌吐等20类。每方附有简要注释,便于初学习诵,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。刊印后相应地出
气功功法。又称内功。采取坐、卧、站等外表上静的姿势,通过放松、入静、意守、调息等炼意、炼气等方法,以锻炼身体内部机能的一种静中动的功法。明·王阳明《传习录》:“静未尝不动,动未尝不静。”静,指在练功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