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地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痘疹所致之目疾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夫痘疹为毒最重,……若痘疹发,则诸经百脉清纯太和之气,皆被搅扰,正气大虚,则邪乘虚而入,各因其犯而为病。目窍于肝胆,肝胆乃清净之府,邪正理不并立,今受浊邪薰灼
病名。出《活幼心书》卷二。为跌扑损伤皮肤,外风侵袭,伤痕随时发肿,疼痛的证候。治宜活血疏风为法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风寒身肿之症,恶寒身热,身首皆肿,风胜多汗,寒胜无汗。此外感风寒,即金匮风水、皮水,从太阳经主治之症也。风寒身肿之因,表气素虚,肺气素热。表气虚则外邪易入,肺
【介绍】:见倪维德条。
天,指天地自然,长养万物的规律;和,和合之意。亦是说,人所赖以生存,必须顺应天地自然规律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必先岁气,无伐天和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五运有纪,六气有序,四时有令,阴阳有节,皆岁气也,
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八个节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天有八纪。”
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又称注病。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,指一些具有传染性和病程迁延的疾病。《金匮翼·诸疰》:“疰者,住也。邪气停住而为病也。皆因精气不足,邪气乘之,伏于筋脉,流传藏府,深入骨髓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