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橛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臑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病藕包、藕包、藕包毒。臑即上臂,指生于上臂之痈。由风温或风火邪毒凝结而成。初起状如粟米样疹,或起一粒僵疙瘩者,逐渐热焮肿痛,以至绕臂臑漫肿。无晕者为顺,有晕者为逆。其症轻

  • 金星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。即金花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血胤疮

    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腋疬。见该条。

  • 古方新解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徐大椿撰于1764年。原刊本已佚,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,名《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》。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、风门、痹历节门、痿门、厥门等40类,共900余方。徐氏在各

  • 毛姜

    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月经涩少

    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指月经过少,详该条。

  • 循经性异感

    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
  • 三焦手少阳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三焦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寒湿水肿

    病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寒湿身肿之症,身重身痛,足胫冷,胸满闷,遍身肿,此寒湿肿之症也。寒湿身肿之因,或时令阴雨,天气寒冷,或居处阴湿,阴寒之气,袭于肌表。或因汗出遇水,水寒所伤,则寒

  • 沮弛(jǔchí 咀迟)

    沮,败坏;弛,松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味过于辛,筋脉沮弛,精神乃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