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缪希雍条。
指小儿肿病十种证候。《幼科类萃·水肿门》谓水肿古有十种论证:以短气不得卧,为心水;两胁紧痛,为肝水;大便鸭溏,为肺水;四肢苦重为脾水;腰痛足冷为肾水;口苦咽干,为胆水;下虚下实,为大肠水;腹急肢瘦,为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芜荑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往来艰涩,如轻刀刮竹。《脉经》:“涩脉细而迟,往来难,且散,或一止复来。”主血少伤精,津液亏损,或气滞血瘀。可见于贫血、心机能不全等病症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桑枝,详该条。
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。见《外科精义》卷上。凡疮疡属阴寒之证者,在整个治疗阶段中,都应用温经通络的药物,促使阴寒凝滞之邪,得以消散。常用方:内服如阳和汤、独活寄生汤,外用如阳和解凝膏等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