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著作。清·叶桂撰,郭维浚编。2卷。原系抄本,后收入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中。上卷包括春温、时疠、暑、燥、寒、冬温、疟疾等各类时症;下卷记述妇、儿、痘疹、外科。每类病证,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,辨析疑似之证,
指水湿影响脾阳运化功能的病变。与脾虚湿困的病机稍有差异,但主要证候大致相同。脾虚湿困,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,脾虚是发病的关键。治宜健脾为主,结合燥湿。湿困脾阳,湿是发病的关键,治宜燥湿利湿为主,湿去则
养生术语。指调节精神思维活动,要端正神形,安静意识活动,稳定全身各部。《管子·内业》:“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,从物而不秽,能正能静,然后能定。”
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主身之肌肉。”脾气健运,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,“脾病……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,故不用焉。”(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)。
古病名。指食后少顷即下利完谷。《医说》引《史记》:“思风者,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。”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餐泄者,史记名思风。水谷不化,湿兼风也。风邪干胃,木来贼土,清气在下。升阳除湿汤。若饮食下嗌
出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。即伤寒谷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上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子容,履贯未详。认为奉养亲人,不可不知医学,遂将从师友处所见闻的医学方论,以及自己从诸史百家著述中看到的材料,抄录汇集成《续医说》、《脉证方要》等书。
即切脉。详该条。
兽医学著作。2卷。明·喻本元、喻本亨撰。刊于1608年。本书记述了一些牛病的名称和用药法、针灸等治疗的方法,并附有牛马图。参见元亨疗马集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庭镜。撰《目经大成》六卷(1804年),集录前人有关眼疾论述及医案,不载邪僻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