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梅片

梅片

①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冰片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冰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杜思敬

    【生卒】:1234~1316?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铜鞮(今山西沁县)人。以医术切于世用,乃取其要籍研读之。节录切用,分门别类,有论有方,首列针法,次取金元诸家医著18种,末附自辑《杂类名方》,题名《济

  • 风疬

    病名,指瘰疬由风邪诱发者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:“形小多痒者名风疬。”证治参见瘰疬条。

  • 殗(yè 叶)殜(yè 叶)

    古病名。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。见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》:“传尸,亦名转注,以其初得,半卧半起,号为殗殜。”可用吃力伽(白术)丸治之。参见传尸条。

  • 骭骨

    骨名。又名成骨。即胫骨。参胻骨条。

  • 类方准绳

    书名。又名《杂病证治类方》、《类与》、《王损庵先生类方》。明·王肯堂辑。8卷。本书是《证治准绳》中的一种。书中选集内科杂病、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,予以分类汇编而成。分为卒中暴厥、中风、中寒等30大类,共

  • 疮疡辨痒

    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古人认为疮疡痒可有以下几种情况:①凡肿疡初起,皮肤作痒者,为风热相搏;②溃后作痒者,轻由脓沤,甚则由疮口感受风邪;③抓破之后作痒有津水者,是脾湿,津血者是脾燥;④将敛作痒者,气

  • 尺肤诊

    观察尺肤部的色泽形态及按触该部了解其缓急、滑涩、寒热的诊察方法,又称“诊尺肤”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善调尺者,不待于寸,善调脉者,不待于色,能参合而行之者,可以为上工。”汪石山认为:“既诊其三部

  • 内经博议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罗美撰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是作者综合《内经》中的一些主要内容所写的论文集。共分天道、人道、脉法、针刺、病能、述病六部分,每部又有若干篇。作者根据《内经》原文参考各家注释予以阐述。现有

  • 透泄

    汗法之一。属辛凉解表法。用辛凉解表药透邪,苦寒药清泄里热的治法。参辛开苦泄条。

  • 蜂窝菊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万寿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