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痰饮喘逆之因:饮水过多,脾弱不能四布,水积肠间,成痰成饮,上干肺家。”证见时咳时呕,卧下喘逆,面色虚白,肠中漉漉有声,甚则喘息倚肩。脉多弦滑,如弦紧则为寒饮、弦数为痰热
即肾脏。与外肾(男子外生殖器)相对而言。
表邪入里化热,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口渴、心烦、汗出,伴有恶寒、身痛,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。治宜清热解表,表里两解。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北方之极,与南极相对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云朝北极。”
即生化之源。①五脏为生化之源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故食岁谷以安其气,食间谷以去其邪,……折其郁气,资其化源。”②脾胃为生化之源。脾主后天,人体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均需经脾胃消化、吸收、输布水谷精
运气术语。同岁会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详岁会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胶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详“阳中有阴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