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胡须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有多须。”张景岳注:“在口下及两颐者曰须。”
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曲本草》一书,已佚。
病名。出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即妇女前阴肿胀。参见阴户肿痛条。
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又名缠腰火丹、火带疮、蛇串疮。系由湿热火毒,蕴蓄经络而发。《外科大成》载其症“初生于腰,紫赤如疹,或起水疱,痛如火燎”。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,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。发病
病证名。见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小儿热病经汗下后,表里之热俱退,而复发热者,谓之余热。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。治宜滋补退热。血虚热甚者,用当归补血汤加味;气虚而恶寒发热者,用补中益气汤;阴虚而热者,用四
丛书名。清·尤乘辑。刊于1691年。系《脏腑性鉴》、《经络全书》、《药品辨义》三书之合刊本。参见各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毕荩臣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。指分娩后,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常见的有外感、血虚、血瘀、食滞、感染邪毒等。外感多因气血骤虚,卫外不固,外邪乘虚袭入,症见恶寒发热,头痛,肢体疼痛,无汗或咳嗽流涕,治宜养血祛风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虎骨胶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