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SI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输(木)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,握拳时,当掌横纹端,赤白肉际处是穴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,并有指背动、静脉及手背静
病名。即喉痧。又名疫喉、疫喉痧、烂喉痧。本病除发热、咽喉疼痛肿烂外,皮肤还出现痧斑,故名。治以辛凉解表,泄热解毒,滋液养阴等法为主。参见疫喉等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有《保生护命集》1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《女科万金方》1卷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痘呛。详该条。
出《蜀本草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》引朱南山方。金银花炭、白术、黄芩、连翘各6克,大黄炭2.4克,板蓝根15克,赤芍药、鸡内金各9克,陈皮3克。水煎服。功能清热解毒,化湿消滞。治噤口疫痢,腹痛下痢脓血,口渴烦躁,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漳浦县志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·治骨蒸劳诸方》。详骨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