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日光灸

日光灸

指和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其法有二:①将艾绒平铺腹部,在日光下暴晒(见《夷坚志》卷十九),适用于虚寒性疾病。②利用凸透镜集聚阳光照射穴位,故又称透镜灸。适用于治疗疟疾牙痛等。使用本法时,穴位皮面应在透镜的焦点以内,略小于焦距,以免灼伤皮肤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香八角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

    书名。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、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。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,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,予以综合整理编成。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。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1

  • 脾为吞

    五脏气逆证中,脾气上逆的症状,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:“脾主为胃行其津液,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,则津液反溢于脾之窍口,故为吞咽之证。”临床多见于脾虚小湿不化患者。

  • 红嫩无津舌

    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。为阴虚之候,宜甘寒滋阴。若淡红者,为气阴两虚,宜益气养阴。若津干火盛者,为阴虚火旺,宜滋阴泻火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小儿面疮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面部生疮,有脓或黄水渗出者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,为风、湿、寒、热所乘,搏于气血则生其疮,或如火烧,或出脓,或出黄水,日久不能愈瘥。”其证类似浅脓疱病,治宜内服

  • 角孙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20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头侧部,耳尖正上方发际处,折曲耳廓取穴。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、静脉的分支。主治耳部红肿,目赤肿痛,目翳,颊肿,

  • 乌睛

    眼的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黑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混睛

    病证名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白睛先赤后痒痛,泪下闭涩难开,年深则睛变成碧色,满目如凝脂,赤脉横贯,宜地黄散。”即混睛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格阳关阴

    脉象。人迎脉(两侧颈动脉)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,称格阳,因气血盈溢于三阳经,与三阴经格柜所致。寸口脉(两侧桡动脉)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,称关阴,是气血盈于三阴经,与三阳经隔绝所致。两者俱见则为格阳

  • 少泽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小吉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井(金)穴。位于小指尺侧,指甲角旁0.1寸处。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;并有指掌侧固有动、静脉和指背动、静脉形成的动、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