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阴囊汗湿并出黄水或肿如水晶的一种疝症。多由寒湿下注所致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二:“水疝,其状肾囊肿痛,阴汗时出,或囊肿而状如水晶,或囊痒而燥出黄水,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。得于饮水醉酒,使内过劳,汗出而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庵摩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,生平不详。著《胎产经验方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方》卷十六。俗称莺翁,悬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即大风子,详该条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病名。断肠草又名钩吻、胡蔓藤、烂肠草、黄藤、毒根等。因误服断肠草中毒。详钩吻中毒条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健元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以外科医术闻名,长于外科刮治手术。曾任太医院院判,卒年七十七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