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小儿黄疸,因脾胃积热而致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:“夫小儿黄疸者,是热入于脾胃,热气蕴积,与谷气相搏,蒸发于外,故皮肤悉黄,眼赤黄也。”治宜清热解毒。用茵陈丸或三黄散。
医史著作。陈邦贤、严菱舟合编。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,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。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,便于读者检索。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,介绍医家或引述资料也存在一些错误。19
①下垂至眉的长发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血不流,则髦色不泽。”②颠棘之别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髦、颠棘。”郭璞注:即天门冬。
综合性医书。简称《医学广笔记》。4卷。明·缪希雍撰。初名《先醒斋笔记》,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,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。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、效方,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
推拿方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①用两手掌或两手指对合在治疗部位上进行压挤。②即拨法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缪坤条。
病名。指吞服生银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急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载有解银毒药物,如葱汁、鸡子汁、鸭血、鸭通汁等。可参考。详金石中毒条。
疾病反映在面部的色泽表现为明润含蓄者,表示脏气未衰,病较轻浅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所描述的“青如翠羽”、“赤如鸡冠”、“黄如蟹腹”、“白如豕膏”、“黑如乌羽”等,均属善色。
【介绍】:见王协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