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学同名骨。每足五根,与趾骨构成跖趾关节。
见《抱朴子》。即铜绿,详该条。
见《济生方》卷五。即苍耳散,见该条。
见保赤汇编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水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经验医库》。指呕吐因脾胃虚弱所致者。《石室秘录》卷三:“胃吐出于脾虚。脾气不下行,自必上反而吐。补其脾气则胃气自安。”宜用附子理中汤等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竹茹,详该条。
养生术语。始见于《灵枢·病传篇》:“或有导引、行气、乔摩、灸、熨、刺、焫、饮药之一者。”参见导引及行气条。
①治法。里,指表里之里。详下法条。②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通理。属手少阴心经。手少阴之络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,腕横纹上1寸处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尺侧为尺神经;并有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详颊车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