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阴病证型之一。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。详厥阴病条。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一百三十三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秦之桢条。
出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金扣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即骆驼蓬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发热》。指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。《证治汇补·阴虚发热》:“有劳心好色,内伤真阴,阴血既伤,阳气独盛,发热不止,向晚更甚,或饮食如常,头胀时作,脉洪数无力,视其舌大而色赤者,阴
骨名。又名玉柱骨、天柱骨、颈骨、大椎骨。即第4、5、6颈椎的合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旋台骨,即头后颈骨三节也。”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状如莲花,层层叠起,有细孔,痒痛出脓水。”即肛漏日久,外口肉芽增生,时出脓水而自觉痒痛者。宜如圣散外敷,内服槐角地榆丸;或手术治疗。参见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