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又称酒积泄、酒积五更泄泻。详各条。
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一作山提。撰《杂药方》10卷,已佚。
见元亨疗马集条。
用药法则。指病在上部、浅表的,或新近得病,病程短的,以作用较单纯的奇方治之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近者奇之,远者偶之。”张景岳:“近者为上为阳,故用奇方,用其轻而缓也。”
病证名。指产后恶血入于肝经,出现手足瘈疭,筋挛抽搐的症候。吴悔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:“肝主筋,产后或加郁怒,致败血入于肝,手足瘈疭,筋挛抽搐,有似中风状者是。丹皮散主之(丹皮、防风)。”
平息内风的治法。治内脏病变所致的风病。内风表现为眩晕、震颤、发热、抽搐、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病症。分滋阴熄风、平肝熄风、泻火熄风、和血熄风等。详各条。
隋、唐时期所设的尚药局中一种官职的名称,共4名,官阶六品。专管调和宫庭药物之事,后其职位又降至从六品、正七品。
北齐医官职称。属尚药局,设4名,协助掌管尚药局事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金雀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