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太阴肺经

手太阴肺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LU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上膈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,下循臑内,行少阴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内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鱼,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;其支者,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,出其端。”本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,向下联络大肠,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,贯穿膈肌,入属肺脏,从肺系(气管、喉咙)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(中府),走向腋下,沿上臂前边外侧,行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,下至肘中(尺泽),再沿前臂桡侧下行,至寸口(桡动脉搏动处),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(少商)。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(列缺)分出,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(商阳)。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。本经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,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,心胸烦满小便频数,肩背,上肢前边外侧厥冷、麻木痠痛等症(图30)。

图30

猜你喜欢

  • 秘传跌打损伤妙方

    伤科著作。简称《跌损妙方》。题明·异运真人撰。不分卷。成书于1523年。初以抄本传世,1836年孙应科予以厘订刊行。全书由治伤总论、全身各部损伤、金疮、通用方等门类组成,并载有古代武术家治伤经验。内容

  • 叶子林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汝楠条。

  • 辨证良方

    方书名。4卷。清·蒋杏桥编集。刊于1858年,卷1便易方及急救方;卷2介绍小儿痘、麻诸方为主;卷3诸痛方、外科方、诸伤方、妇人方;卷4《达生篇》举要,血、痰、嗽、喘及小儿方。全书选集大多为民间验方,少

  • 大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一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十四经穴

    穴位分类名。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,简称经穴。穴位分经,《黄帝内经》中有分散记述,及至《针灸甲乙经》已较系统,载有双穴300,单穴49,合计349穴。到清代《针灸逢源》,经穴的数字已达361穴。现仍以此

  • 骨鲠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诸骨(鸡、鱼、猪等骨)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,或误入食道或气道。症见咽喉刺痛不已,吞咽困难,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;若疼痛加剧、发热恶寒者,则系合并感染。若异物误入气道

  • 热泄

    病名。即热泻。《古今医鉴·泄泻》:“热泄,所下粘垢,小便赤涩,脉数烦渴。”详热泻、火泄条。

  • 徐用和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文中条。

  • 翳草

    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天胡荽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神仙枣

    《验方新编》卷十一方。大枣二斤,金银花、当归身各一两,甘草三钱,僵蚕、白芷、乳香、五倍子、黄芪各五钱。水煎,分四至五次服,吃枣。治疮毒日久,疮重体虚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