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病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八:“小儿耳肿、耳痛、耳停、乃三阳风热壅遏所致。”即停耳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精液稀薄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其症泄精稀薄,常与滑精早泄并见,每影响生育。多因心肾不足所致。宜温壮心肾。用济火延嗣丹、补天育麟丹等方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土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黑带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2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第二肋间隙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,深层为第二肋间神经;并有第二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痛,呕吐;以及肋间神经痛
【介绍】:见殳珪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石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疫疠之气。见疠、戾气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