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厥阴心包经

手厥阴心包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PC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,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下膈,历络三焦;其支者,循胸出胁,下腋三寸,上抵腋下,循臑内,行太阴少阴之间,入肘中,下循(循字据《甲乙经》卷二及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王注补)臂行两筋之间,入掌中,循中指出其端;其支者,别掌中,循小指次指出其端。”本经自胸中起始,出来属于心包络,向下贯穿膈肌,联络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它的分支,从胸中出走胁部,在腋下三寸的部位(天池)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。沿上臂前边,行走在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之间,进入肘中(曲泽),下行前臂两筋(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)的中间,进入掌中,沿中指出其末端(中冲);它的另一条支脉,从掌中分出,出无名指尺侧端(关冲)。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。本经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手心热,肘臂挛急,腋肿,胸胁胀闷,心痛心烦面赤目黄,喜笑无常等(图35)。

图35

猜你喜欢

  • 腰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
  • 颔(hàn 汗)

    位于颈的前上方,相当于颏部的下方,喉结的上方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腰痛,不可用俯仰,腹满泄,两颔痛。”

  • 天人相应

    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与适应关系,是指导中医学术的基本观念之一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。”或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所述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”均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。其基本

  • 牛迭肚

    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板子伤

    病名。板子为古刑具的一种,用竹或木制成,主要打击臀部软组织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十:“板子伤,竹片笞杖之刑,所伤臀部也。”其症轻者肿胀,疼痛;重则皮破肉绽,出血。治法参见跌打损伤条。

  • 经气

    运行于经脉中之气,亦称脉气。是先后天精气的结合物而运行、输布全身,不但指经脉的运动功能和经脉中的营养物质,而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真气者,经气也。”

  • 气血虚弱痛经

    病证名。属痛经证型之一。由于体质素虚,气血不足,经行之后气血更虚,以致冲任胞脉失养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温喜按,经血量少,色淡质稀。治宜补气养血,扶脾止痛。方用内补当归建中汤,或用民间方:红糖、生

  • 肠痔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:“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,肠痔也。”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。参见肛门痈条。

  • 地黄姜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香连猪肚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木香五钱,黄连、生地黄、青皮、银柴胡、鳖甲各一两。为末,入猪肚内缚定,砂锅内煮烂,取出捣丸,梧桐子大,小儿作黍米大,每服三十丸,米饮送下。治骨蒸疳痨羸瘦,痨痢等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