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肩风毒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前后,自觉身痒,有时仅发生于外阴、乳头,经后痒则消失。多因血虚生风、肝郁化风,湿热所致。若素体阴血不足,经行阴血益虚,化燥生风,肌肤失于濡养,症见经行阴部、乳头,或全身瘙痒,入夜尤甚,皮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鱼鳖金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箭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除头颈与四肢以外的躯体部分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
与囟、通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热反上行,头项颤顶脑户中痛。”详囟条。
见针经指南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,共2人,掌管全院工作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①《外科启玄》卷二:“其色青,其形生于肝脏部位,足之大趾端,胁肋之次,其症寒热头项痛,眼中有火光感,口苦胁痛,小便难,面青,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。”②紫靥疔之又名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