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新沐中风,则为首风。”《圣济总录·首风》:“新沐之人,皮腠既疏,肤发濡渍,不慎于风,风邪得以乘之,故客于首而为病,其证头面多汗,恶风头痛。”《增补内经拾遗方论·首风》:“新沐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大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叶文龄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本草要诀》1卷,已佚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,详牵牛子条。
见幼科发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发热不甚的症状。可见于多种病症。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无表里证,大便难,身微热者,此为实也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②指阴虚血虚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五方。蜈蚣二条,江鳔三钱,天南星、防风各二钱五分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黄酒调下,日二次。治破伤风之邪在表,寒热拘急,口噤咬牙者。
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火秧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