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珍珠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豨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指突然头脑昏乱旋转,伴有恶心呕吐的疾患。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:“其症发于仓卒之间,首如物蒙,心如物扰,招摇不定,眼目昏花,如立舟舡之上,起则欲倒,恶心冲心,呕逆奔上,得吐少苏,此真眩运也。”本病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腧穴学概论》。即肠遗,见该条。
指人体正气先虚,复感受虚邪,两虚相合而发病。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因素,六淫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部因素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故邪不能独伤人。此必因虚邪之风,与其身形,两虚相得,乃客其形。”
即孔穴,与腧穴同义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窍穴虽同,而浅深各有部分,在用针者以意审之。”
【介绍】:见欧阳植条。
见《黑龙江中药》。为大叶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