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。参手足小指穴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时后备急方》卷七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又称补中益气。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。是补气的基本方法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营卫之源,健脾即能加强其化源,达到补气目的。常用四君子汤、补中益气汤等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石榴皮,详该条。
即子宫口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石瘕生于胞中,寒气客于子门,子门闭塞。”《类经》:“子门,即子宫之门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胁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竹斋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吴谦条。
见《妇科易知》。即经来如黄泥水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肛漏。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肛门侧边一寸处,如疽如节,穿头后,时出脓水不干,延数日后,患部即肿起化脓,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,脓水不干,延穿至三四孔后,内中结玺。”治宜内服槐角丸,外以药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