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作者陶氏(阙名),已佚。
名词。出《混俗颐生录·户内消息·禁忌消息》。指阴毛。
见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六轴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草石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仁斋直指方》。系指牙齿浮动欲落。手阳明之支脉入齿,壅则齿浮,虚则宣露。参见牙齿动摇条。
病证名。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。见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卷三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遇夜痛甚,逢冷即痛,按之有形,或饮食入胃,从半边而下,此淤血痛也。”《医学三字经》卷一:“瘀血作痛,痛如刀割,或有积块,
证候多同胃火。详胃热条。
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》:“阴毒之为病,面目青,身痛如被杖,咽喉痛。”其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、温毒发斑,以其面目青、身痛,故称“阴毒。”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