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一。即眉疽,见该条。
即热极生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。治证同。见独活寄生汤条。
古代三类病因的合称。即内因、外因、不内外因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:“然六淫天之常气,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,内合于脏腑,为外所因。七情人之常性,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,外形于肢体,为内所因。其如饮食饥饱,叫呼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御药院低等医官,官阶从九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针刺手法名。出明·徐凤《针灸大全》。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(天部)、中(人部)、深(地部)三层,操作时,由浅至深,每层紧按慢提九次,如此反复几遍(称几度),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,并
见溪陆氏医述条。
是粘的异体字,参见粘汗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