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弄舌风

弄舌风
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。系指舌吐出口外而时时吐弄。《咽喉脉证通论》:“此症因风痰久积于内,或劳役过度而生,其状舌出过唇,不能言语,患者以手时弄其舌,故名。”其原因有:①心脾积热致者,症见时时舒舌于口外,旋伸旋缩,左右吐弄,舌红胀满,或口舌生疮,渴而喜冷。治宜泻心脾两经之热。可选用泻黄散清胃散清心莲子饮等加减。②咽喉肿痛痰涎壅塞、声嘶音沙,舌出不收,时时搅动,常欲手扪者,属弄舌喉风。详该条。③脾肾虚热致者,症见舌不红肿,时吐出口外,大便不实,渴喜热饮口角流涎。治宜补益脾肾。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。④肝风上扰致者,可选用镇肝息风汤、大定风珠等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王药诊

    藏医学著作。(梵名《索玛拉扎》、藏名(《门杰代维给布》)。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初,作者不详。全书113章。分别论述人体的胚胎、生理解剖、病因(内因:即隆、赤巴、培根失调。外因:季节气候、居住环境等异常变化

  • 羊起石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阳起石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科启玄

    书名。12卷。明·申斗垣撰。刊于1604年。卷1~3总论疮疡的病候、诊法及治则,共72论;卷4~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,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,均绘有图形;卷10附入《痘科珍宝》1卷。卷11~12

  • 热膈

    五膈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鬲气候》:“热鬲之为病,藏有热气,五心中热,口中烂生疮,骨烦四支重,唇口干燥,身体头面手足或热,腰背皆疼痛,胸痹引背,食不消,不能多食,赢瘦少气及癖也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
  • 法功甫

    即法文淦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类方

    书名。10卷。清·年希尧撰于1735年。本书系将《本草纲目》中的附方分类编辑而成。分为诸风、痉风、项强、癫癎、卒厥等113类,每类均分列病症及其所用的方药。

  • 缠龙子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蛔结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蛔结痧,痧毒攻胃故蛔死,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,腹中大痛,是为蛔结。又有痧毒入胃,胃必热胀之极,蛔不能存,因而上涌,乘吐而出;或蛔结腹痛,不大便,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

  • 仁斋直指方

    见仁斋直指条。

  • 荏叶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苏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