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栀子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坦条。
导便法之一。用蜂蜜适量,在锅内熬煎浓缩,趁热取出,捻成如小指样二寸长的栓子,塞入肛门内(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)。适用于病后或老年、新产,因肠胃津液不足,大便秘结,体虚不任攻下者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即救急十滴水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恣酒嗜燥,痰火升扰,阴虚火炎等所致。“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,如萤火飞缭乱也,甚则如灯光扫星矣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某些内障眼疾,可出现此候。
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见《易简方》。为罂粟壳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即骆驼蓬,详该条。
详心气不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