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青黛、杏仁(以牡蛎粉炒)各一两。为细末,研匀,黄蜡化和,作三十饼,每服一饼,以干柿半个夹定,湿纸包,煨香嚼食,粥饮送下,日三次。治肺热咯血。
指病气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。按五行生克规律,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,严重时,常死于其所不胜(克我)之脏,称逆死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病之且死,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,病乃死。此言气之逆行也,故死。……肾受气
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二“妊娠恶阻病,产宝谓之子病。”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指骨。髓藏于骨,故名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骨者,髓之府,不能久立,行则振掉,骨将惫矣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鹤山。江苏无锡人。于1805年与高秉钧、姚志仁合纂有《景岳新方歌》一书。
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为瓜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凡人……或饮食不节,酒色过度,忽中此风,言语蹇涩,半身不遂,于七处一齐下火,灸三壮。如风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。一百会、二耳前发际(后世作曲鬓穴)、三肩井穴、四风市穴
出《幼科铁镜》。详不寐多困条。
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。参见胞衣不下条。
即指纹浮现。主初感外邪,病尚在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