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清·陈士铎《石室秘籙》:“视各物倒置,人又无病。”参见目妄见、视惑等条。
见《河北中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②《济阴纲目》卷七:“因月后便行房,致成湛浊(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),伏流阴道,疳疮遂生,瘙痒无时。先用胡椒葱白作汤、一日两三度淋洗,却服后药:黄芪、菟丝
养生类著作。清·石成金著,全书一卷。包括心思部、色欲部、饮食部、起居部等主要内容,石氏主张延缓衰老必须从少壮之时开始,“日后年至老耄,尚然耳目聪明,手足利便。”认为养生应以恬娱为务,忧愁恼怒,伤人最烈
出《群芳谱》。为紫薇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名。6卷。清·祝补斋(西溪外史)撰。刊于1844年。本书收集临床各科有效的成方,单验方及各种外治法等汇编而成。卷1内科;卷2外科;卷3幼科;卷4痉科;卷5女科;卷6伤科。各卷又分病列方。作者选辑多
病名。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此症舌上复生小舌。心经郁热也。”因所生小舌状若雀舌,故名。发于左侧者,名左雀舌;发于舌右侧者,名右雀舌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心膈蕴积热毒,感风热,气郁劳苦而生,或上或
五疳之一。又名气疳、疳。由于乳食不调,壅热积滞,传伤肺经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肺疳,气喘,口鼻生疮。”肺属金,色白,主皮毛,所以除上述症状外,还有面白咳嗽,毛发枯焦,肌肤干燥,鸡皮疙瘩,恶寒发热,
①《难经·四十四难》:“大肠小肠会为阑门。”七冲门之一。指大、小肠交界部位。形容此处如门户间的门阑,故称。②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,原谓“在曲骨两旁各三寸”。一说“在阴茎根两旁各开三寸是穴”(《类
寒性收缩,使阳气不得宣泄。故寒在皮毛腠理,则毛窍收缩,卫阳闭束,出现恶寒、无汗等症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则气收”,又“寒则腠理闭,气不行,故气收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