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扁鹊的弟子,详见子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》。多因脾经湿滞所致。症见两睑赤烂,时痒流泪。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。
眼科专书。1卷。明·邓苑撰。撰年不详。书中将眼病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,首为议论,次为治法,并附小儿眼病治法。叙述简要,方剂切于实用。建国后出版排印本(与《异授眼科》合刊)。
听声知病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语短声迟缓,肠鸣泄泻频。嘎声多不响,风热肺家因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连翘薄荷饮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。又名乳核、乳中结核。为乳疬、乳癖、乳痨、乳岩等仅以乳房结块为早期特征的多种乳病总称。证治因病而异,详各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九。即舌缩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