号筒杆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恶疰者,是恶毒之气也,人体虚者受之。毒气入于经络,遂流移心腹,其状往来击痛,痛不一处,故名恶疰也。”可用牛黄散、恶疰腹痛方等。参见尸疰、风疰等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九。小指节近掌处肿痛焮赤名曰冲要节。证治同掌心毒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又名肾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小指处。尩羸昏沉,捏之。《小儿按摩经·六筋》:“黑筋:乃重浊纯阴,以应肾与膀胱,主冷气,外通两耳。”适用于小便不利、神昏等症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学术上推崇当代名医张涣。积四十年的经验于晚年(1226年)撰有《备急灸法》,1卷。
【介绍】:清初医学家。字韵伯,号似峰。原籍浙江慈溪,后迁居吴之虞山(江苏常熟)。钻研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颇有心得,撰《内经合璧》,已佚。另有《伤寒论注》、《伤寒论翼》、《伤寒附翼》,合称《伤寒来苏集》
病名。绕足胫而生的一种肿疡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由湿热下注,蕴蒸肌肤而成。其症绕足胫生核数个,日久肿痛,溃烂流脓血,缠绵难愈。治宜健脾利湿,清热解毒。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;局部发热者,服当归拈痛汤。外贴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遵程。浙江海盐人。年轻时攻考科举,并读家藏医书,后行医,在当时以医术著名。所著《本草从新》(1757年)是对汪昂《本草备要》的增补;《伤寒分经》是对喻嘉言《尚论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多因头风痰火所致。“视瞳神深处,有气一道,隐隐袅袅而动,状若明镜远照一缕青烟也。……动而定后光冥者,(眼)内证成矣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类今之玻璃体混浊,参见云雾移睛条
见《本草通玄》。即玄参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门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