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身体瘦弱而月经量少。多属气血俱虚。治宜气血双补。方用四物汤加人参汤。参见月经过少条。
《幼科直言》卷二方。羌活、葛根、红花、荆芥、连翘、山楂肉、牛蒡子、蝉蜕、陈皮、甘草。加荸荠,水煎服。治痘疹见点一、二天者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九方。龟板一两,胎发、猪毛、羊毛、鸡毛、鹅毛各四两,牛油、猪板油、桐油各二两,炒黄丹八两,麻油一斤。同熬枯滤清,以丹收膏,摊贴患处。治恶疮,久不收口,及臁疮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即上迎香。见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阳经别,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.(生草药部分)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因之一。因忧虑过度,肝脾郁结,使气机逆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海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右半身不遂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参左瘫右痪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良方集腋合璧》。2卷(又有4卷本)。清·谢元庆编集。刊于1842年。本书是民间验方汇编的一种,分为头面、耳目、口鼻齿舌等32门,集录约400余方,选方颇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