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文人。字仪用。浙江嘉兴人。编有《药镜》4卷。
皮毛之孔窍,即毛孔。见《脾胃论》。
见伤寒心镜条。
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五。即大正气散,见该条。
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用内服药治疗疮疡三大法之一。是运用补益药物,以扶助正气,帮助疮面长出新肉,使疮口迅速愈合的方法。适用于疮疡后期,火毒已去,身体虚弱之证。①调补气血:患者气虚血少,脓疡溃破后,不收口,脓水清稀,精神疲倦
【生卒】:1901~1975【介绍】:字锡文。北京市人。幼从父世明习医,弱冠有医名。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、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、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、卫生部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。擅治外感时病、脾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【生卒】:1662~1718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缵功,号学舟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屡考科举不中,于是以医为业。著有《医要》一书,当时没有刊行,后被载入《吴医汇讲》一书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