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又名舌舒。指患儿舌头不断地伸出口外,伸出较长而缩回较慢或久而不收者。与随露随收之弄舌,有所区别。舌乃心之苗,心经有热,引起舌头干涩而紧,故时时吐出,以图舒缓。临床上不仅
空,古与孔通,即孔穴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分之所在穴空。”参见腧穴条。
见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五。即洪宝丹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潘楫条。
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。即眦赤烂,详该条。
见《坤元是保》。即妊娠脉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RN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,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二肋间隙。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呃逆,胸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
【介绍】:见庞安时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