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骨蒸的前驱症状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四:“阳气偏盛,水不足,脏腑积热,熏灼肌体,盛则消烁骨髓,是为骨热之病,久不已,变成骨蒸。”症见低热长期不退,或潮热,或发热不规则,烦渴,盗汗等。治宜清热养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薏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白色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·头风旋方》。又称风头旋,详该条。
见海上方条。
病证名。由于心气不足,或劳役、饮食不节,或过服寒凉之药所致。症见血崩不止,脐下如水浸凉,恶寒不已,所下白带白滑,或如屋漏水,时有鲜血而不多。本病较为少见。治法:丁香研细末,黄酒食前送服;或用丁香百粒,
即切脉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持脉有道,虚静为保。”详切脉条。
书名。36卷。撰者、译者均不详。约为十四世纪著作。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译成汉文者,现存明抄本,仅有目录下、卷12、30及34四卷。残本包括内科、外科、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、灸法等内容。书中所用病
病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目中常早晨昏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七。即润肠汤第二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