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亦作肝虚雀目。多因后天失养,脾失健运。小儿多患。“肝虚血少,……小儿因疳得之”(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)。症初起,入暮则视物不清,天晓复明,眼干涩羞明,频频眨动。失治可致黑睛
病证名。见《医垒元戎·三阳头痛》。太阳头痛、阳明头痛、少阳头痛的合称。《冷庐医话》卷三:“头痛属太阳者,自脑后上至巅顶,其痛连项;属阳明者,上连目珠,痛在额前;属少阳者,上至两角,痛在头角。”治疗当于
温法之一。温通阳气的治法。如回阳救逆、温中祛寒等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即小产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妊娠伤寒,骨节疼痛,壮热,不急治,则胎落。”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脐痈。见该条。
病理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乳食停滞,或为暑湿所侵,化热灼液成痰,因循日久,结为顽块者,称为痰母。是齁的病因。详齁条。
五脏的阳气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开鬼门,洁净府,精以时服,五阳己布,疏涤五脏。”
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出针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黄昏咳。指咳嗽每在黄昏时发者。多因肾虚虚火上炎所致。亦有因食积痰湿引起。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:“黄昏嗽者,是火气浮于肺,不宜用凉药,宜五味子、五倍子敛而降之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黄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