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踝关节。
骨名。即缺盆骨。李潆《身经通考》:“缺盆骨为骮。”参见缺盆骨条。
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九引《古今录验方》方。炙蜈蚣二枚,炒芫花根五分,踯躅花四分,干姜、川芎、桂心各四分,人参、细辛各二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大豆大,每服五至十丸,米饮送下,日三次。治五嗽(气喘、痹嗽、燥嗽
病名。即鼠疫。《鼠疫抉微》:“鼠疫又名核瘟,言是症之必见结核也。”详鼠疫条。
指面部作肿。与面浮属虚者相对而言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面肿曰风。”多因食后冒风,或风热相搏,上攻头面所致。治疗以祛邪为主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,能食者风虚,面麻木,牙关急搐,升麻
蒙医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。着重论述“六基证”的治疗和“十要证”中101种病的治疗。现存木刻本。
详清心条。
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金银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:“产后小便撒黑,谓之交经。用提气补血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