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鸡蛋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肝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玠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血漏。见血漏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露兜竻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脾脏伤损的疾患。《脉经》卷六:“凡有所击仆,若醉饱入房,汗出当风,则伤脾,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,阳不从阴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候》:“大饱伤脾,脾伤,善噫,欲卧,面黄。”《慎斋遗书·虚损》:“若房劳辛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鱼肠。即承山,见该条。
舌根有白苔,舌尖淡红。为表证之候。若恶寒,身热,头痛者宜发汗解表。亦可见于太阳府证,其症头痛发热,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