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。即走马牙疳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3卷,已佚。
血脉虚细。《灵枢·本藏》:“皮薄而脉冲小者,小肠小而短。”
病证名,小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泻自小肠来者,亦水谷注下而不分,则成糟粕而非完谷,且小肠为受气之府,水谷到此,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。”治宜泌别水谷,用五苓散,使水谷分利,则泻自止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核的异体字。参见核骨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因醉卧汗出迎风,风邪入于胃经所致。初起遍身生疮,小者如豆,大者如钱,色呈灰黄,上覆脓痂。久则眉发脱落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。
指中焦上焦。《灵枢·五味论》:“酸入于胃,其气涩以收,上之两焦,弗能出入也。”
【介绍】:即司马承桢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土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