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热者,色黄而肉蠕动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脾热者,轻手扪之不热,重按至筋骨又不热,不轻不重,在轻手重手之间,此热在肌肉,遇夜尤甚。”脾热有虚实之分,详脾实热、脾虚热条。
蒙医方书。伊希丹金旺吉勒于十九世纪末用藏文诗的体裁编写。全书以《四部医典》赫依、希日、巴达干理论为指导,论述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、皮肤等各科疾病,包括热病、传染病、瘟疫病在内的各种病症的治疗。载方剂
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太阴主三阴之表,故为开。
见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指可活动的关节部位。
【介绍】:见周祐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红花汤,见该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爵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①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。参见肺肾相生条。②即肺肾同治。详该条。
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杂积通治,万病紫菀丸、局方温白丸、厚朴丸。”参见积有关条。